卷板機卷制過程注意:首先確認三輥在平行狀態下,使上輥下母線距下輥上母線略大于板厚,然后使板料一端送入到達下輥中部,再操作上輥下降夾緊鋼板端部。數控卷板機操作下輥旋轉(使旋轉方向與進給方向一致)對板料中部進行初部彎曲根據曲率半徑的大小相應的調整上輥的升降程度,如此重復數次直至所需曲率半徑為止。卷制完畢后,將上輥上升至一定高度,平衡裝置將上輥尾部壓住,翻倒裝置翻轉,所卷成的金屬圓筒即可從上輥一端卸出,至此即完成了卸料工作。卸料工作結束后,翻倒裝置復位,再次卷制。在卷制前應將展開件周圍的氧化渣去凈,以免操作時對工作輥表面產生損傷,焊接后的工件應將焊接處進行打磨后,才能在該機上進行卷制或校正。為防止事故的發生,上下輥不得互相壓死,必須留有大于板厚的間隙。
嚴格按卷板加工程序和操作方法進行操作,在上輥升降到極限位置時,要十分注意設備的安全運行。當主傳動停機后,方可進行上輥的升降,翻轉軸承的傾倒復位和上輥的翹起。在運動過程中,若發現有不規則的噪音、沖擊等不正?,F象,應立即停機檢查。操作中各人員要互相協調,聽從卷板負責人的指揮,沒有命令,禁止開動機器。進行卷板操作時應十分注意手被鋼板壓住和鋼板一起卷進。用行車起吊鋼板或卷筒時,注意不要和機器發生碰撞。卷板結束后,做到工完料進場地清,并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及時關閉電源。
數控卷板機卷制寬板的過程看作平面應變問題,在DE-FORM-2D中建立了滾彎模型,并對滾彎過程進行了仿真。數控卷板機從仿真的結果分析了滾彎過程中板料的受力和變形情況,并且把滾彎后得到的半徑值和試驗值[2]進行了比較,從比較的結果看,仿真值和試驗值是比較吻合的。因而,用有限元仿真對稱式三輥數控卷板機卷制寬板的過程式完全可行的。從而可以用仿真的手段代替大量的試驗,降低成本,并且對加工過程中控制參數的優化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仿真值得到的半徑是通過在滾彎結束后的板料的自由端上取7個點,這三組求出三個半徑值,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的。從表2中可以看出,仿真值和試驗值還是比較吻合的,最大誤差出現在開始兩次,誤差達到19.87%和10.10%,其他的誤差都小于10%。前兩次誤差較大的原因是因為開始的時候中心輥下壓量比較小,板料發生塑性變形的部分也相對較少,因此,大部分的材料處于彈性變形范圍,當板料被滾出以后處于自由的時候,彈性部分材料將回產生回彈,這樣由于大部分材料處于彈性變形狀態,所以將會產生較大的回彈,這樣使仿真的結果和試驗的結果相差較大。另外,從仿真的后幾次結果看,仿真出來的值多是小于試驗值的,這是因為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于數控卷板機輥子的變形以及軸承之間的間隙等因素影響而造成的,這樣就相當于使實際的下壓量小于理論的下壓量,因而仿真值較小。
上一篇:數控卷板機是怎么發展的
下一篇:數控卷板機如何理論分析優化數值